磁条卡的基本说明
使用基材的不同,磁卡可分为PET卡、PVC卡和纸卡三种;视磁层构造的不同,又可分为磁条卡和全涂磁卡两种。
磁卡的定义
英文名称:magnetic card
磁条是一层薄薄的由排列定向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(也称之为颜料)。用树脂粘合剂严密地粘合在一起,并粘合在诸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基片媒介上。磁卡是一种磁记录介质卡片。它由高强度、耐高温的塑料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,能防潮、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韧性,携带方便、使用较为 稳定可靠。
磁条和磁道
磁条从本质意义上讲和计算机用的磁带或磁盘是一样的,它可以用来记载字母、字符及数字信息。通过粘合或热合与塑料或纸牢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磁卡。磁条中所包含的信息一般比长条码大。
磁道:是把磁条上的一个个由于存储信息的分区叫做磁道。
通常,磁卡的一面印刷有说明提示性信息,如插卡方向;另一面则有磁层或磁条,具有 2-3个磁道以记录有关信息数据。磁条上有3个磁道。磁道1,2是只读磁道,在使用时磁道上记录的信息只能读出而不允许写或修改。磁道3为读写磁道,在使用时可以读出,也可以写入。
磁道1可记录数字(0-9)、字母(a-z)和其他一些符号(如括号、分隔符等),最大可记录79个数字或字母。
磁道2和3所记录的字符只能是数字(0-9)。磁道2最大可记录40个字符,磁道3最大可记录107个字符。
磁卡分类
]磁条型:一般抗磁力卡(300-350oe) 高抗磁力卡(2750-4000oe)
直接涂印型:低抗磁力卡(300oe)(如:公园门票) 高抗磁力卡(2700oe)(如:地铁卡、电话卡)
磁卡编码技术
磁卡编码标准目前国内常接触到的有三种,即:
① ISO标准
② IBM标准
③ NCR标准
国内使用最多的是ISO 7810~7816标准,包括各种信用卡,证卡均采用这一标准。
6. 磁卡国际标准
磁卡国际标准 主要是对卡的物理特性和记录技术进行规定。
1.ISO 7810:1985 识别卡 物理特性规定了卡的物理特性,包括卡的材料、构造、尺寸。
卡的尺寸为:
宽度:85.72mm----85.47mm
高度:54.03mm----53.92mm
厚度:0.76±0.08mm
卡片四角圆角半径:3.18mm
一般讲卡的尺寸为:85.5 X 54 X 0.76
2.ISO 7811-1: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1部分:凸印
规定了卡上凸印字符的要求(字符集、字体、字符间距和字符高度)。
3.ISO 7811―2: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:磁条规定了卡上磁条的特性、编码技术和编码字符集。
4.ISO 7811―3: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3部分:ID-1型卡上凸印字符的位置
5.ISO 7811―4: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4部分:只读磁道的第1、2磁道位置
6.ISO 7811―5: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5部分:读写磁道的第3磁道位置
磁卡使用须知
我们提醒您注意避免以下情况的发生:
磁条卡在钱包、皮夹中距离磁扣太近,甚至与磁扣发生接触。
与女士皮包、男士手包磁扣太近或接触。
与带磁封条的通讯录、笔记本接触。
与手机套上的磁扣、汽车钥匙等磁性物体接触。 与手机等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长时间放在一起。
与电视机、收录机等有较强磁场效应的家用电器距离过近。 在超市使用时,与超市中防盗用的消磁设备距离太近甚至接触。 多张磁条卡放在一起时,两张卡的磁条互相接触。
另外,磁条卡受压、被折、长时间磕碰、曝晒、高温,磁条划伤弄脏等也会使磁条卡无法正常使用。同时,在刷卡器上刷卡交易的过程中,磁头的清洁、老化程度,数据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,系统错误动作,收银员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磁条卡无法使用。
总之,磁条卡使用中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,但您只要妥善保管,注意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,就一定能享受到持卡的便捷、刷卡的快乐!
下一篇:磁性印刷与磁卡的加工工艺
上一篇:PVC卡介绍